第26期:湖北交通新闻

宜昌: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治污


   期次:第26期      查看:73   





  2019年11月,宜昌市交通运输局首创全国第一个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实现船舶污染防治全天候、全链条、全联单、全覆盖,部门监管可追溯、可预警、可调度、可协同,为探索长江全流域船舶污染防治新途径迈出了重要一步。“净小宜”的上线,破解了船舶污染物处置历史性难题。在今年5月的省政府长江大保护现场推进会上,通报表扬“净小宜”。
  宜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大工程所在地,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近年来,宜昌聚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扎实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转处设施建设,运用大数据赋能联合监管,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优化布局,在“建”的基础上下功夫近年来,宜昌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全省完成 《宜昌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 的修订,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全市防污染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标准及建设时序予以明确。新建1座化学品洗舱站码头;建成2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服务区;推进3大支流水域船舶防污染设施;完成5个污染物接收转运点“六个一”标准化改造;开工建设秭归LNG加注站码头;建成12艘多功能污染物接收船。
  在长江沿线率先将岸电设施建设纳
入新建、改建、扩建码头工程竣工验收的前置条件,船舶受电设施纳入船舶检验范畴,走在长江沿线城市前列。全市除危货码头外的66个经营性码头规范化岸电桩改造全覆盖,16艘省际客船受电设施改造全覆盖。2019年4月26日,长江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建设暨沿线港口岸电全覆盖建设推进会在宜昌召开。
  宜昌籍老旧高排放船舶加速淘汰。拆解老旧货船42艘,淘汰落后省际客船27艘,拆解过闸小吨位船舶39艘。建成宜昌籍大长宽比示范船21艘,全市运输船舶平均载重吨达3200吨,船型标准化率突破90%,居全省首位。
坚持创新导向,在“转”的步伐上下功夫“净小宜”的上线,成功解决船舶污染物交付中交、接双方无法及时有效衔接,船舶污染物交付无的放矢、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真正实现船、港、岸各节点对接,申请、流转、处置在线处理,企业、部门、城市间在线追踪监管。
  坚持以“服务船舶补给,服务船员生活”为宗旨,将水上绿色服务区的构想逐一落实。在主城港区、秭归港区建成2个水上服务区,按照实际需求具备船舶配件供应、便民超市、船员休闲、航运资讯、船员办证等功能。2019年12月23日,宜昌化学品洗舱站在枝江市姚家港综合码头启动开工,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填补长江宜昌段船舶化学品洗舱空白。截止目前,
水工工程已完成码头总工程量的75%。
  宜昌市制定 《宜昌市地方海事局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试行)》,全面加强对管辖水域环境保护,加大对船舶污染事故的预防预控和应急处置。为强化应急规划和污染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由三峡海事局负责的三峡水上应急救助中心,具备 100 吨溢油的应急处置能力,24 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每年至少开展2次船舶溢油综合演习、12次科目训练。
坚持问题导向,在“治”的力度上下功夫抓好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日巡查、周覆盖”执法巡查制度,强化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监测,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全面配备防污染设施设备,确保状况良好、有效运行,各项防污染措施落实到位。
  全市港口趸船“两桶一牌”配备率达100%,全市油品装卸码头围油栏配备率100%,全市登记备案的81个经营性码头完成场地绿化、道路硬化、除尘设施、雨污分流、统一标志,均通过有关部门环保验收。加大对船舶燃油质量、生活污水、含油污水达标排放监管,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大检测频次,对船舶燃油、生活污水、含油污水进行抽检,对不达标船舶严格执法。
  2019年,宜昌对管辖黄柏河水域、香溪河水域、清江水域每季度随机抽检,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荆州市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所已对辖区45艘船舶进行了燃油抽检。其中5艘船舶使用的燃油硫含量超标。市水路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向受检的县市区地方海事部门及时通报抽检结果,跟踪督办调查处理,整改落实。
坚持能力导向,在“管”的成效上下功夫严把新建船舶和运营船舶防污染检验关,严禁新建不达标船舶进入运输市场,进一步夯实船检“五个 100%”工程。建设改造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全市430艘400总吨以上(含400总吨)经营性船舶已全部改造完成;100-400总吨(含100吨级,不含400吨级)需改造船舶总艘数132艘,其中87艘已完成改造,剩余45艘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严厉打击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交通、海事、环保、城管等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大对船舶水污染事故的执法处罚力度。2020年1-6月份,累计查办船舶污染行政处罚案件289件,罚款金额212.1万元。
  加强调度督导,建立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月度调度机制,突出抓好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每月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月度通报制度,及时通报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建设进度、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情况、船舶污染防治监管动态等,确保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持之以恒、持之有效。(方庆 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