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湖北交通新闻

长江锁钥半壁雄


   期次:第6期   作者:方军   查看:452   



冬日,江面一片清冷空旷,我和好友老马驱车去江南富池,赴长江古战场半壁山一游。

半壁山,海拔147米,坐落在阳新县富池镇三公里处,因孤峰傲挺,突兀江心,与北岸田家镇互为犄角,形势险要,千百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秦始皇挥动赶山鞭,将上游黄石江岸的一山劈开,半壁原地即为西塞山;半壁顺江而流,遂得名“半壁山”。有诗赞云:

“突兀峥嵘半壁山,长江锁钥挽狂澜。巍然门户雄三楚,浪出风雷出险关。”

车从富池西行约十分钟,到达“半壁山古战场”景区,一座歇山顶式的城楼锁月楼雄踞江边。临江有一段褚色城墙,一字安放八尊克虏伯铜炮,从城墙堞口指向江面。我们从停车场下车,沿着游步道向半壁山山顶攀去。登上顶峰望江亭,豁然开朗,江景澄明。我举目向北远眺,田家镇阻击战就在山下江面上开战。1938 年,国民政府军第九战区半壁山要塞守备队,在半壁山一线炮台布炮四十门,用来协防田家镇要塞阻击战。武汉卫戍司令部一个加强旅总兵力驻防在半壁山,7200名官兵同仇敌忾,签名宣誓“愿与半壁山共存亡”。日军陆海空联合,狂轰滥炸半壁山要塞。中国守军针锋相对,以高射炮等火力顽强抵抗,激战半个多月,拖延了日军向武汉进犯的时间。最终,因实力悬殊,阵地尽毁,半壁山沦陷。一寸河山一寸血,他们用血肉之躯抵御外敌入侵的抗战精神,让后辈生出无比崇敬之情。

隔江相望,对岸正是太平天国“铁锁沉江”遗址吴王庙处。1854年10 月,湘军首领曾国藩遣兵东进,太平军布设的半壁山江防首当其冲。由石镇仓、韦以德率领的太平军守军,与湘军中路军彭玉麟部血战达半月之久。当年12月,曾国藩亲自指挥水陆两路夹击太平军,以火炉大斧熔凿铁索。太平军腹背受敌,血战中伤亡近万人,战船俱毁,铁索沉江。

向东俯瞰,江面如一枚扇贝散开,这里是帆樯林立、船笛飞扬的盘塘港。八百多年前,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记》记载,船行富池口上“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人家,中有阡陌路往来……”,录为入蜀沿江一大见闻。向南极目,富水河如一条飘带向幕阜山山脉蜿蜒伸展。富水河全长131公里,流域宽广,下游阳新航段可航行三十吨货船,跨越鄂赣两县六县市,有着“苎麻之道”之称。

从望江亭下来,至北面的观景台,这里安放着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大理石雕像,与这位清朝晚期的名臣大儒并立,凭栏远眺,怀古思幽,在这座雄峙楚江的奇峰上,一场场悲壮的战争,一个个生命,一面面战旗,一页页历史,随着浩浩荡荡江水东逝。

下山,我特意绕路去山之阴面去看摩崖石刻,欣赏湘军彭玉麟、丁泗滨、杨岳斌所题的“铁锁沉江”“楚之锁钥”“东南半壁”这些古朴遒劲石刻,一道铁门锁住去路,无法一睹真迹。当我们回到停车场,遇见一名瘦高个的男子,他称是半壁山古战场景区负责人盛建生,是半壁山附近的盛家垸人,对半壁山掌故了然于胸,热情地给我们当导游,讲述古炮台的历史。炮台建于光绪九年,由大清长江水师总帅杨岳斌修筑,以防法国军队从长江下游进攻武汉。半壁山南台有五处炮台,耗时十个月,以黄土、石灰、细沙配糯米汁合拌成三合土,异常坚固。光绪二十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再次重筑田家镇和半壁山炮台,配以八座克虏伯大炮。

太阳西沉,暮色蔼蔼,我和老马开车返程,身后半壁山离我们渐行渐远。如今的半壁山不再是兵戈铁马的战场,不再有枪林弹雨的厮杀,这里发生的无数场战事成为历史尘埃。她那逶迤黛秀的山影,犹如少女黑头发飘起来,迈着轻盈矫健的步子成为入楚门户一道秀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