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湖北交通新闻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第15期:湖北交通新闻
  • 港城崛起正当时

    摘要:港城崛起正当时   车辆在春雨中驶入忙碌的鄂州市三江港区,园区道路上一辆辆运输车穿梭而过;深水泊位处一台台门机伸长“手臂”;码头边一堆堆煤炭、钢材如小山耸起……大江大湖造就了鄂州,也将鄂州的命运与沿江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鄂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港城正在快速崛起。港园互动水运引领产业转型鄂州市港航海事局副局长张志欣高兴地介绍,滨江城市鄂州,水路交通便捷,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区位得天独厚、得水独优。“十二五”我市水运建设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一系列重大机遇,紧紧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资源优势,竭力服务沿江滨湖开放开发,推动鄂州港口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临港产业新的增长极,奋力助推水运经济跨越发展。  分类堆放的各种型号管桩,起吊、装车、运输的车辆有序进行,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湖北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强说:“作为三江港区2008年引进的第一家企业,我们看中的是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三江港区鄂钢钢铁及矿石码头负责人邵传武说:“我们自筹2.4亿资金建设码头,包括1个5000吨级矿石进口泊位和1个3000吨级钢铁泊位,均兼顾5000吨级江海轮。既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又拓展了码头服务功能,自己还能主动安排运输,算下来总体成本也降低了。”  高举“以港兴城”发展大旗,编制完成了 《鄂州港总体规划》、《梁子湖绿色航运规划》 等规划,初步形成了“一城”(三江新城)、“三园”(葛店、五丈港、花湖港口产业园)、“四港”(葛店、三江、五丈港、杨叶四个港区)的空间布局。按“一港双园”规划的矿石钢铁码头、超凡物流码头、五丈港港区多用途码头、鄂州电厂一期、三和管桩码头等项目建成投产,三江港区一期综合码头、葛店港区南山集团码头、鄂州电厂二期码头、省交投沥青码头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十二五”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超规划目标16.76%,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亮点纷呈,为临港经济注入了“源泉活力”,实现了鄂州由“环湖时代”向“沿江滨湖时代”的顺利转型、由“钢城”向“港城”的历史性跨越。  临港建城,依港兴城,港城融合,产城互动。三江港区如同一幅长长的画卷铺满了整个视野,让人心生激荡之情。多式联运 助力枢纽港起飞海陆空运,无缝对接。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港口,鄂州正依托三江港区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铁路枢纽、公路网络、泊位码头、航空机场,形成“公、铁、水、空、邮”多式联运协调体系。抢抓国际物流航空枢纽站落户机遇,加快顺丰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三江铁路货运站、武黄高速南互通、三江港一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和临港产业,形成港口开发、临港产业园和物流园发展的“一港双园”无缝衔接模式,构建多式联运立体交通综合枢纽。2014年省交投公司与鄂州市政府共同注册成立湖北长江三江港区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鄂州市武汉新港三江港区(一期)综合码头,项目副指挥长刘礼刚满怀信心地向记者介绍,该工程在上游建设4个5000吨级件杂泊位,下游建设4个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吞吐量535万吨(含集装箱9.5万TEU),货种主要为钢铁、水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袋装粮食和集装箱;同时建设相应的堆场、道路、仓库等生产、辅助生产建筑,配备相应的装卸、运输机械设备和供水、供电等设施,预计2017年投入试营运。  张志欣说,该市将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整合物流资源,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建成鄂州顺丰机场综合物流园、鄂州南山临港新城物流园、鄂州长江现代物流产业园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和区域物流重大项目,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带动物流服务水平提升。低碳环保发展绿色生态航运围绕“高效、节能、环保”要求,鄂州推动港航绿色发展。该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努力推进船型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船舶,鼓励新建LNG动力船舶等。  积极争取船型标准化惠民政策,获得拆解补贴资金760万元,顺利完成20艘长江干线船舶船型标准化。  鄂州市光大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向阳介绍,我们建造的湖北省首批“海川1号”和“海川3号”两艘1300吨级LNG两动力示范船,大大促进了航运可持续发展,降低了船舶运营成本,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符合长江绿色发展要求。  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的梁子湖,正发展以“低碳、环保、平安、生态”为特色的绿色航运示范区建设。  梁子湖海事处主任张旭东说,以前梁子湖的航标是以电池为主,去年市局投入30多万元对航标进行更新、升级、改造,现在已全线更换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航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还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而且大大减轻了工人维护航标灯的时间和劳动强力。目前正着手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将梁子湖的旅游船进行太阳能或油改气改造,努力减小水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该局积极推动 《梁子湖绿色航运规划》 列入“十三五”规划,对航道维护和工程疏浚船舶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港航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活。一个更加美丽的沿江滨湖特色城市鄂州,必将在长江中三角城市群中如蝶破茧、脱颖而出。

  • 系列报道 (之三)“水运荆楚行”
    大广南洪港所细心班长巧破 “分身” 货车

    摘要:系列报道 (之三)“水运荆楚行”大广南洪港所细心班长巧破 “分身” 货车   本报讯 通讯员柯立煌报道:近日,大广南高速公路洪港收费站成功查处一起利用甩挂进行逃费的货车,追缴通行费千余元。  当日21时02分,一辆车牌以冀F开头的蓝色货车从该站4号道下站,正常刷卡后显示入口为鄂北,通行费290元。当司机准备快速拿钱缴费时,正在现场巡查的班长发现该车只有车头没有挂车部分,便让收费员核对一下入口信息,但入口图像无法证实该车有无挂车部分。经反复询问,司机闪烁其词并不断催促缴费放行,班长高度怀疑该车可能为甩挂车辆,立刻上报监控室。经监控员致电鄂北站后核实,该车实际限重为48吨,运载重量为50.44吨。  最后,在铁的事实和证据面前,该司机承认了自己在服务区甩挂的逃费行为,主动缴纳了车头通行费290元,并按相差吨位42.84吨,补齐逃费金额1195元。

  • 京珠孝昌所岗位练兵促服务

    摘要:京珠孝昌所岗位练兵促服务   本报讯通讯员田春伟报道: 近日,京珠孝昌所为深入开展“双争双创”竞赛活动,与标准站所开展结对子业务交流学习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进行岗位交流大练兵。  明确任务目标抓重点。“走出去”交流“取经”,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出现场分流管控、双秤台的日常使用、应急处置、矛盾化解、稽查技巧方法等重点进行引导学习;建立交流机制重长效。“请进来”授课培训,立足“孝昌讲堂”与标准化站所建立讲师授课制,邀请先进典型、业务能手到管理所授课现场培训,并定期组织业务切磋,通过对手赛、专项赛等方式的比拼,实现互学互比找不足补短板;注重总结梳理促实效。“传帮带”比收获,交流班组按时晒进度、晒成绩,做到“三个一”,即每人写一篇实用的案例分析、提出一条可操作的管理建议、撰写一篇有深度的学习总结;建立业务比赛个人台帐,对每次考试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易错难点和薄弱环节,进行“对症下药”强化训练,实现全员业务能力提升。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 枣阳鹿头至钱岗公路改造开工

    摘要:枣阳鹿头至钱岗公路改造开工   本报讯 通讯员杨成国 杨勇报道:近日,枣阳市第一条由地方乡镇财政全额投入的鹿头至钱岗公路县道改建工程正式开工。  鹿头至钱岗公路是枣阳市通往河南省唐河县的一条重要通边公路,全长8.9公里,该路因年久失修,部分路段损坏严重,影响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为此经枣阳市交通公路部门与当地政府协商,促成了工程的建设。改造工程长5公里,计划工期3个月,由新市镇政府筹资全额投入300万元,枣阳市公路局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建设方案为:对原路面调平,然后铺筑6米宽25CM厘米厚的水泥路面。  新市境内有白竹园寺国家级森林公园、华润风电场及丰富的矿产资源,该路的建设,将大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宜城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摘要:宜城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本报讯 通讯员徐旭贤报道:近日,宜城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同意。  宜城汉江二桥及接线工程起于宜城南营办事处沙洋厂,与346国道相接,经安家村、万洋村、王万路、汉江,止于鄢城办事处铁湖村,与346国道相接,全长17.982公里,其中汉江二桥长5.305公里。全线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跨江段(王万路至襄沙大道)路基宽度32米、双向6车道,其余接线路段路基宽度21.5米、双向4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估算总投资130238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国道服务水平,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培育“夷陵个性” 品牌 打造 “交通+” 新格局

    摘要:培育“夷陵个性” 品牌 打造 “交通+” 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夷陵区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便捷、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以“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和环保节约型”为主要特色的行业标准和打上时代烙印的宜昌交通“夷陵个性”也在逐步彰显。  力推项目建设,狠抓一批重点工程。五年来,该区共完成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区级财政直接投入达12.36亿元。重点打造了小鸦路、官庄路、龙雷路、雾下路、南石路、宜兴路、龙泉大道、黄柏河航道整治项目等一大批精品交通工程。全区实际通车里程约4400公里,二级客运站2个,客运企业14家,客运线路102条,172个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路,实现“村村通客车”目标。完成农村公路安保1600公里,农村公路硬化约900公里,养护里程2306.31公里。全区报废更新老旧渡船12艘,争取补助资金391万元,完成16艘客渡船标准化改造。  重建行业标准,培育“夷陵个性”品牌。突显“生态环保”个性。投资3800万元打造长6.8公里的官庄路,成为“山清水秀、路景相融”的城郊游玩精品线路,启动了小鸦路沿线绿化施工,绿化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让小鸦路成为了宜昌公路的最美风景线。突显“便民利民”个性。加快乡镇客运站和客运招呼站建设,实现中心集镇有客运站,各村有招呼站。推行“群众乘船、政府买单”义渡惠民工程,修建义渡渡口17处,5艘义渡船舶标准化改造,有效解决了库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突显“和谐通畅”个性。实现了夷陵区172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目标,该区目前乡村客运营运里程达4306公里,日发班次575个,客运班车每天进村,日均客流量1.15万人次。  抢抓历史机遇,打造夷陵“交通+”新格局。“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该区交通建设围绕“城乡统筹,交通先行”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1小时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道路黑化进社区,城市公交到村组”的目标,要实现9条普通国省道覆盖该区全部经济、交通节点,使得到达这些区域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实现4A、5A级景区全部以二级以上公路联通,一般景区通三级以上公路,各景区半小时内到达区域高速公路;要力争实现道路通村率达到100%,85%内部通勤率出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耕作半径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  (朱思伟)

  • 松滋洈水旅游码头迁址重建

    摘要:松滋洈水旅游码头迁址重建   本报讯通讯员王昌福何向阳报道:4月9日,松滋洈水旅游码头迁建项目施工图审查会在洈水通过审查,来自省、市的5名港航专家就项目设计图科学性、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对项目的平面部置、安全、环保、通讯导航、航道划定及航标设置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原洈水旅游码头在松滋“引洈济城”战略中影响引水水源质量,为解决水源地的环保问题,让百姓喝上放心水,洈水旅游码头选址洈水假日酒店对应的南瓜山水域重新建设。该项目按港航工程建设程序,已获松滋市发改委审批,后经专业部门咨询设计(湖北洈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诚国际海洋工程质量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提供咨询)。审查会后,该项目施工图将由设计单位按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完善,按图施工。

  • 随州曾都区春养工作扎实有效

    摘要:随州曾都区春养工作扎实有效   本报讯通讯员孙东报道:近日,随州曾都公路局以春季公路养护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创新为动力,着力于提升路况,亮化美化公路环境,扎实推进各项养护工作,成效明显。  随州曾都公路局已完成随安线红色旅游路水稳层铺筑5公里、铺设混泥土面层2公里,做好了今年干线公路大中修的原材料采购、机械设备维修等前期准备工作;实施了养护路政联合巡查制度。截止目前,该局已完成坑槽挖补1800余平方、,维修钢护栏240米、更换维修标志2套。完成行道树换补植50余公里、处理各类路面抛洒、乱堆乱倒现象60余起。

  • 高路登山爱好者的新 “家”

    摘要:高路登山爱好者的新 “家”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经过长期酝酿摸索,在管理处组建各类兴趣小组的号召下,2016年武黄管理处“鄂东南登山协会”品牌正式落地,这是推行和谐家园站所、红旗党支部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它不仅是一个喜欢运动、热爱登山的职工自发自愿集合的组织,更是全省示范服务中心站践行服务职工承诺的载体平台。一种理念催生品牌新“种苗”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八个字描述的创建理念,不仅让杭瑞高速鄂东南省界站成为全省通行费征收的“大户”、分流保畅的枢纽关口,更是让它成了武黄登山运动的发源地。如今将理念付诸于实践,主要立足三大考量。因地制宜:湖北杭瑞高速位于鄂东南丘陵山区地带,沿线群山延绵,四周山林环抱,河湖纵横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登山资源;因时就势:现如今从下到下大力鼓励全民健身运动,而登山因其操作性强、受众面广、锻炼效果佳等特点,早已成为老百姓参与体育健身的首选;因材施教:由于山区高速收费站“三远离”的特点,年轻职工较多,日常业余活动贫乏,不利职工身心健康,而登山不仅能丰富业余生活,同时也能寓教于乐,培养良好情操。一套计划延伸载体新“视角”为了让创建更接地气,将实际与工作相结合,着力在载体形式上动脑筋,随着协会章程率先出台,“登山运动”、“安全教育”计划陆续制定,协会活动载体有了方向和内容。在登山计划方面,将以季度为单位,定期开展登山探险、长跑健身、露营篝火以及主题比赛等活动。而安全教育计划也将根据实践经验和职工需求推出一系列培训辅导套餐,一台电视讲堂、一场应急演练、一轮辅导讲座、一套宣传资料,不仅可以为各种活动安全开展上“锁”,同时也将成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的又一重要“课堂”。一个组织焕发队伍新“面貌”“以前,我们总是单兵作战,自从登山协会成立后,终于有种找到 ‘组织’ 的感觉”一批喜欢运动、热爱登山的年轻职工说。协会成立,采取会员制、职工自愿的形式向职工发起号召,没过多久,会员由最初的8名壮大到如今的数十名,已引来多地职工慕名前来体验感受。如今,一时间“饭后登山”成了大伙业余生活中最“时髦”的事儿,每次登山出行,队员们都会自主备好饮用水、旅行包、防护工具,用实际行动当好绿色出行的践行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倾注正能量。(朱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