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湖北交通新闻

从 “瓶颈制约” 到 “超前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湖北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斐然


   期次:第3期   作者:本报记者 石斌 潘庆芳 杨丽芳 方庆 赵超   查看:52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
  40 年来,湖北交通人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牢记发展先行官的神圣职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地用优质、高效、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和打牢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底盘”,奋力谱写湖北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湖北正在实现由“九省通衢”向“九州通衢”,由“九州通衢”向“祖国立交桥”,从“瓶颈制约”到“超前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交通大发展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200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湖北,强调要把湖北打造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湖北,提出湖北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在冒雨考察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时,他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18年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长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确把握“五个关系”,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掌舵领航、把脉定向,对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改革开放40年,“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已建和在建7500公里高速公路位居全国前列,正朝着“县县通高速”目标迈进;普通公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总长3813公里的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特色路,惠及29个贫困县800万贫困人口;“四好农村路”综合效应不断发挥,成为便民路、安全路、脱贫路、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小康路和乡村振兴的“最美风景线”;水运建成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总里程1930公里、港口38个,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雏形初显、绿色智慧的亿吨大港通江达海;直飞五大洲的国际航线达59条、天河机场问鼎“中部门户枢纽机场”,民航相比改革开放时期,客运量增长近300倍、货邮吞吐量增长近170倍……项目大建设
中部要崛起,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2017年11月,中国桥博会在武汉举行,而此刻恰逢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6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湖北省已建和在建长江大桥达37座,创历史之最,全省桥梁建设呈现出“桥型种类齐全、单跨跨径大、技术难点多、科技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创新多项世界领先技术。
  交通项目建设跨越性发展,公路通达程度越深,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引擎作用越明显。一条条公路翻山越岭,一道道长虹飞架两岸,一辆辆客货车迎来送往,一艘艘巨轮千帆竞发,生动展示了湖北交通的巨大变化。
  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开进湖北,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站楼综合体在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开通运营,世界第一高桥沪渝高速四渡河特大桥修建通车,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人工运河——江汉运河综合效益显现,长江-汉江-江汉运河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全面建成,所有县市通国道、建制乡镇通国省道、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县县通高速”收官工程保神、宣鹤高速有序推进,武汉地铁1号、2号线、4号线、3号线、6号线、机场线等相继开通运行,湖北首条BRT公交线路在宜昌运行,我国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隧道建成……一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惊艳世界。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的10年,湖北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542亿元,是前10年的5倍,相当于建国60年交通投资总和的3.5倍。
  体制大变革改革开放40年,湖北交通运输部门加快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的步伐,在管理体制政企分离、管理服务大提
升、投融资社会多元化、综合交通一体化引领变革热潮。
  1980年后,湖北交通加大运输市场开放力度,培育出大量跨行业的国有、民营、个体运输企业。1995年,湖北高速客运引进“巴姐”空勤式服务,涌现了“捷龙”“汉光”“省客”等一批运输服务品牌。2001年后,改变国家定价、政府指导价,运输领域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价格机制,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为推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湖北省交通厅实施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从2007年起实施了高速公路建设由“以省为主”转向“以市州为主”的改革举措,各市州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了蓬勃态势。
  2009年,根据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湖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的通知》 精神,设立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将原省交通厅的职责、原省建设厅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整合划入省交通运输厅,并承担协调服务民用航空、铁路、邮政等工作。
  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
  2009年4月30日24时起,湖北103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取消收费,免费通行的普通公路,成为减轻群众负担、方便群众出行的重要民生工程。
  2010年后,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大力推行“贷款建设,收费还贷”、转让经营权、合资合作等模式,建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贷统还”新机制,运用国内BOT、PPP等,大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
  2011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成本最低、办事流程最简、
工作效率最高”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行“四减五制三集中”改革,成立厅行政服务中心,湖北成为东中部地区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行政审批由最少向最优转变。
  扶贫大攻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开放初期,交通部门在提供服务产品存在数量不足,样式不多,不平衡现象严重,道路资源稀少,区域分布不均,交通带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更是乏力。
  2013年底,湖北省100%的行政村实现公路全覆盖。2015年底,全省2598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客车,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题和特色农产品、工业品物流的双向流通难题,随后开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征程,为农民群众聚财气、攒人气。
  湖北实施“交通+资源开发及旅游”扶贫、“交通+产业”扶贫,决战决胜,全力以赴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通达上,编制“四好农村路”五年行动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开展“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战,重点实施提档升级、安全保障、管养达标、创建美丽农村路、提升运输服务等“五大工程”,评选出两批18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其中2017年,竹山、黄州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8年,黄州区、竹山县、神农架林区、潜江市、大冶市等5个县市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6年6月29日,秭归县城开通运行两条公交线路,结束了多年无公交的历史。至此,湖北实现县级城市公交线路全覆盖。与此同时,湖北交通系统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工程,从2004年新农村工作队进驻洪湖市万红村开始,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先后派出交通小康工作队、三万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定点支援百姓脱贫致富,各市州县交通运输局及所属单位也纷纷派驻帮扶工作队,合力脱贫攻坚。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湖北交通人将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的伟大实践,打造交通强国湖北示范区,推进“三年四大攻坚战”,为中部崛起、圆梦中华谱写湖北篇精彩华章。